欢迎来到上海济光职业学院!

学前教育系第二课堂系列讲座之“运动游戏的组织与实施”

发布者:徐珺烨发布时间:2021-12-16浏览次数:34

运动游戏是深受幼儿欢迎的一项快乐活动。它不仅是一种单纯的娱乐活动,也是幼儿身心健康发展的重要途径,更是幼儿教育的一个重要领域。12月9日和14日下午,本学期第二课堂系列讲座主题聚焦“运动游戏”,特邀嘉定区双丁路幼儿园骨干教师吴振龙为广大师生带来了题为《幼儿运动的基本概念和教学策略》、《幼儿律动创编基本概念与案例分析》 的两场精彩讲座。吴老师毕业于上海体育学院社会体育专业,近年来始终致力于健康领域运动板块的教学与科研工作。

12月9日下午,在《幼儿运动的基本概念和教学策略》的专题讲座中,吴老师以“教育”二字为导入,指出“育”更为重要,要在游戏活动中调配幼儿喜欢的“料”,其中“源于生活”、“孩子所熟悉的内容”、“在已有经验中提炼、加工、美化”三点尤为关键。吴老师现场演示,借助随处取用的材料作为游戏道具,展示多种玩法,如“咬人”游戏,以手作为“咬人”工具,从“咬对方的肩膀”,到“咬对方肩膀且保护自己肩膀不被咬”,再到“保护自己的鼻子同时用手咬别人的鼻子”,难度与趣味性层层递进,“顶物游戏”,“扔瓶游戏”等都让学生不亦乐乎,现场氛围活跃。吴老师通过上述游戏,总结出了幼儿运动游戏的变化公式:游戏=身体意识+动作名称;竞赛游戏=身体意识+动作名称+空间意识+时间意识,这也是吴老师多年经验分享,学生深受教益。这把“万能钥匙”教会了同学们:在任何场合下,都能组织一场精彩的幼儿运动游戏。

12月14日下午,以“律动”为主题的第二场讲座开讲,吴老师让同学们带着“什么是律动”、“何为幼儿律动”等问题展开讨论,通过生动形象的实践案例,指出“幼儿律动是游戏,而非训练”,“是幼儿自主自发的,而非强迫的”,“幼儿在律动过程中体验是愉悦的、而非痛苦的”,“幼儿律动是多元培养、而非单一的”。通过分析幼儿舞蹈动作阐述幼儿律动的特性,吴老师聚焦律动、舞蹈与操的关系让学生更加明晰了幼儿律动的内涵与外延。吴老师带领同学们对《大梦想家》这首音乐进行创编,同学们分为6组积极地进行舞蹈创作,相同音乐在同学们的头脑风暴下产生了不同的视觉效果,同学们在舞蹈创编的过程中也领悟到幼儿舞蹈创作可以根据歌词,结合自己的想法对动作进行编排,更深刻地体会到,幼儿律动形象性和模仿性的表现特征。

整场讲座现场气氛热烈,同学们不仅开阔了视野,提升了专业能力,也增强了针对于幼儿运动教学实践的深刻了解与把握。



联系我们

学院网址:https://www.shjgu.edu.cn/

地址:上海市杨浦区武东路51号

邮编:200433

关注我们


© 上海济光职业技术学院版权所有      上海市宝山区水产路2859号